為深入踐行勞動教育理念,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,培養(yǎng)吃苦耐勞精神,3月28日,智能制造學院聯(lián)合軟件數(shù)據學院,組織學生干部前往太湖灣勞動實踐基地,以“土灶烹飪、團隊協(xié)作、農耕實踐”三部曲譜寫勞動教育新篇章。這場融合傳統(tǒng)技藝與現(xiàn)代教育理念的實踐活動,讓同學們在汗水中觸摸勞動真諦,在實踐中書寫成長答卷。
味蕾上的勞動啟蒙:食育文化初體驗
“鍋鏟交響曲”在土灶臺前熱烈上演。老師們化身“廚藝導師”,示范生火、備菜、翻炒的全流程。學生分組協(xié)作,有人蹲在灶口添柴控火,火星躍動映紅臉龐;有人持鏟翻動菜肴,青椒肉絲的香氣隨熱氣升騰;更有首次下廚的同學,在同伴指導下顫巍巍地切出“藝術派”土豆塊……當烹飪好的佳肴擺滿長桌,師生圍坐共享勞動成果,酸甜苦辣皆化作成長的佐料。同學們邊吃邊感慨:原來柴火飯的焦香,是汗水和協(xié)作的結晶。
協(xié)作中的團隊熔煉:團建活動強凝聚
飯后,趣味十足的團建活動拉開序幕。“珠行萬里”考驗速度與默契,大家雙手托起U型導軌,快速接力,既要注意角度,又要控制速度,在互動中提升了協(xié)作力;“擊鼓顛球”考驗耐心與配合,20根繩索牽動鼓面,每一次顛球都是心跳合奏。歡笑聲與加油聲交織,兩學院學生干部既競爭又合作,陌生感在協(xié)作中消融,團隊凝聚力悄然生長。
泥土中的成長課堂:耕種實踐悟真知
夕陽為農耕實踐鍍上金色濾鏡。教官手持鋤頭示范標準動作:“翻土要深,起壟要直,菜苗入穴需扶正。”同學們卷起褲腿踏入田埂,握慣機械設備、鼠標鍵盤的手初次觸碰帶露的青菜苗。彎腰、揮鋤、覆土,重復的動作讓汗珠滾落泥土,一顆顆菜苗被栽入坑中,同學們的認知也悄然轉變。田間小憩時,同學們紛紛發(fā)表感悟:“半小時腰就酸得直不起來,這才懂得‘粒粒皆辛苦’不是詩句,而是沉甸甸的生命教育”“原來我們吃的每一口蔬菜,都凝結著這么多細致的勞作。”
春耕秋收,勞育樹人。當炊煙散盡、活動收尾、菜苗扎根沃土時,此次勞動實踐活動已悄然種下三粒種子:生活技能的生存智慧之種、配合協(xié)作的團結奮戰(zhàn)之種、自然與生命的珍惜敬畏之種。未來,兩學院將持續(xù)深化勞動教育實踐,引導學生將“勞動最光榮”的價值理念轉化為行動自覺,讓青春在勞動實踐中綻放絢麗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