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6日下午,江蘇省委黨校章凝教授做客“國鈞講堂”,應邀為師生作《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與中國現代化》專題講座。張桂春副校長主持講座。劉維儉、吳近賢、張群元等校領導出席活動。
章凝認為,傳統(tǒng)文化包括一個民族自己歷史上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、制度的、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。通過古今文明對照、中外文化對比、典型案例敘述,分析論證了文化傳統(tǒng)具有民族性、持久性、多樣性等特征。認為吸收借鑒外來文化,應以尊重本民族文化為前提。
他闡述了從上古到春秋、魏晉、唐宋、近代中華文化的歷史變遷。詮釋了愛國主義的價值觀、勤勞勇敢的道德觀、團結統(tǒng)一的國家觀、天人合一的自然觀、和合中庸的社會觀等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基本內涵。剖析了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局限。
章教授認為,中國的現代化轉型正處于“舊的打破了,新的沒建立”的文化斷層期,民眾“有學歷,無文化”、“不差錢,差文化”、精神無處寄托的現象很普遍。認為應從傳統(tǒng)文化中汲取營養(yǎng)。
章教授激情洋溢、生動幽默的敘述,展現了中華文化多方面的魅力與活力,幫助在座師生增強了對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認知和情感。他最后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要作為文明的表率和文化傳統(tǒng)的繼承人言傳身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