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4日至2014年1月28日,我有幸參加了江蘇省教育廳組織的赴加拿大培訓學習“雛燕計劃”。在加拿大期間,多倫多蘇安中心為我們安排每周5天的學習培訓,每天4個小時,由2位不同的教授為我們做講座。8周的學習時間雖然不足以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,但甚感充實,尤其對于我回國后的實踐教學還是有頗多幫助。現(xiàn)從3個方面進行概述:
1.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。西方人崇尚個性,人本為先,早有耳聞,但在課堂教學上始終如一貫徹、實施這一理念,才真正叫人嘆服。老師的教態(tài),不是“千師一面”,而是各有千秋。對待學生做到平等、公正,除了表揚就是鼓勵,還有共同探討,鮮有批評。從教案設計到課堂教學實施無不體現(xiàn)調(diào)動、挖掘學生潛質(zhì)的思想,讓學生多角度思維,多方向發(fā)展。如Julie Bently和Roy Greenwood的課,總是在與學生的親切交談和交流中進行,使我們在愉快的環(huán)境中接受知識、提高能力。
2.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。我們的教學最強調(diào)的是結果,而他們追求的是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增長,所以他們注重的是過程。幾乎所有教師都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,目前這種教學模式為世界所公認,我們平時也會采用學習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,但是總覺得有名無實。回顧我們在這里上課所進行的小組活動形式,可說是靈活多樣,有時是兩人或三人一組操練一個話題;有時是全組一起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(當然組員任務都有分工,沒有偷懶的機會);有時還要進行組間重組,把本組討論已經(jīng)達成的共識再與其他組老師分享;有時又是游戲的方式。這種靈活多樣形式的變化讓我們不覺得乏味,往往覺得時間過得很快。如何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有效地運用這種方式,我想還是需要結合我們學生的學情、心理,努力創(chuàng)設有利于我校學生的一套模式。
3.整合信息的教學能力。國內(nèi)教師不光有教材、教綱和教參,還配有練習題、訓練題、試卷等,且都有標準答案,久而久之,老師的思維就處于休眠狀態(tài)。而他們沒有那么多現(xiàn)成東西,需要自己動腦、動手準備,因此他們具有很強的獲取信息的能力,整合材料的能力,設計過程的能力。他們不僅知識淵博,身體語言豐富,而且能歌善舞,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。象我班Tony先生,待人和藹可親。雖然年過六十,但身體仍很健朗。在他的課堂里,他會用很通俗易懂的英語向你介紹加拿大的風土人情和教育情況,在他的課堂上,會使你有很強的表現(xiàn)欲望,學得主動、輕松。
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希望可以把課內(nèi)與課外相結合,多一點時間讓學生去主動探究與發(fā)現(xiàn)知識,與其教會他們知識,不如更多地教會他們怎么學。
